郎佳子彧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(chǎn)北京“面人郎”第三代傳承人,是為數(shù)不多的“95后”資深手藝人。“手藝人在人群中并不搶眼,但小小的桌子就是他們向世界展示中國文化的舞臺?!睆母篙吺掷锝舆^傳承的重擔,郎佳子彧走出了一條自己的路。
“白色面團和少量紅色面團揉在一起,給壽星上個腮紅?!崩杉炎訌獢傞_左手掌,用右手把拇指肚般大小的兩塊面團恰到好處地揉在一起,再用撥子、撥棍把人物的面部表情勾勒出來。隨后,他將一小塊面團搓成一條細細的長條,用撥子挑到壽星的眼睛下方,笑著說:“這個是一般女生化妝時都會畫的臥蠶?!贝蠹s二十分鐘后,一個“壽星”便初具雛形。
郎佳子彧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(chǎn)北京“面人郎”第三代傳承人,是為數(shù)不多的“95后”資深手藝人?!笆炙嚾嗽谌巳褐胁⒉粨屟?,但小小的桌子就是他們向世界展示中國文化的舞臺?!睆母篙吺掷锝舆^傳承的重擔,郎佳子彧走出了一條自己的路。
郎佳子彧在制作面人(圖片來源:人民日報)
面塑俗稱面人,是以面粉、糯米粉為主要原料的一門塑作藝術。因為它主要的題材都是人物,所以老百姓也管它叫面人。一百多年前,郎佳子彧的爺爺郎紹安學會了這門手藝,從此四處游藝擺攤養(yǎng)活家人,成為第一代“面人郎”。在郎紹安手里,面塑從街頭巷尾的把玩件變成了登入大雅之堂的藝術品,出現(xiàn)在許多外交場合,從那時起,“面人郎”三字就與家門的榮光聯(lián)系到了一起。
郎佳子彧的父親郎志春也是捏面人的好手。受到家庭的熏陶,郎佳子彧自幼就對捏面人產(chǎn)生了濃厚的興趣,五歲時正式開始跟隨父親學習,“我的師父就是我爸,我捏面人的技術95%都來自他?!痹诜酱缰g運用揉、捏、揪、挑、壓、搓、滾、碾、剁、撥、按、切等技法,從頭到腳,從里到外,一層層完成對人物的細微刻畫,并做到不增不補,肢體間無縫連接,全靠一雙手控制力道,這對當時年紀尚小的郎佳子彧來說是很有難度的。他記得小學二年級時,因為捏一雙手急哭過,“做面人要對人體的結構比較了解,手部的結構復雜,怎樣去符合人物的年齡,看起來靈活靈動,需要長期的修煉。我當時就卡在手那兒,做一雙手不行,又做一雙又不行,一堆小手堆成小山了?!备赣H看到后囑咐他先停下,去別處換換心情,回來后再親手做一次示范……
郎佳子彧(左)和父親郎志春(右)學習面塑技藝(圖片來源:央視網(wǎng))
回看自己的成長歷程,郎佳子彧覺得父親是個很杰出的師父,“他會小心翼翼地保護我的興趣,支持我做各種嘗試。”寬松的教育方式滋養(yǎng)了郎佳子彧對捏面人的興趣,他學得快、做得好,小小年紀便展露出過人的天賦。一晃20多年,郎佳子彧堅持了下來。在他看來,捏面人不單純是一項藝術,更是一種家風的象征?!盃敔攧?chuàng)造了‘面人郎’,父親一直也在為傳承‘面人郎’而努力。從小看著父輩作品長大的我,很自然地就想要堅持做面人?!?/p>
大學畢業(yè)后,郎佳子彧創(chuàng)立了自己的工作室,決心將面塑作為職業(yè)傳承下去。創(chuàng)業(yè)路難走,家里人也曾多次勸過他:“將捏面人作為職業(yè)可能沒有辦法給你保障未來。如果你想換職業(yè),只要能留下這個手藝,我們也是支持的?!苯?jīng)過慎重考慮,郎佳子彧還是選擇了這條不太好走的路。
郎佳子彧制作的面塑作品(圖片來源:環(huán)球網(wǎng))
近年來,郎佳子彧不僅潛心創(chuàng)作面塑作品,還把很多精力放在了推廣、傳播“面人郎”技藝和非遺文化上。在新媒體平臺上,郎佳子彧用自己的影響力不斷宣傳中華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。未來,郎佳子彧希望能讓更多年輕人關注非遺文化、關注面塑技藝,理解深層次的藝術表達和傳統(tǒng)文化?!拔乙米约旱碾p手,讓面塑這門手藝煥發(fā)出更加絢麗的光彩。”郎佳子彧說。
(綜合自千龍網(wǎng)、央廣網(wǎng)、環(huán)球網(wǎng)等相關報道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