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古拉山鎮(zhèn)是青海省的南大門,也是距離格爾木市最遠的一個鄉(xiāng)鎮(zhèn)。這里有條特殊的郵路,叫“鴻雁天路”,經(jīng)過昆侖山口、五道梁、可可西里等讓人望而生畏的“生命禁區(qū)”,是全世界海拔最高、距離最長的鄉(xiāng)鎮(zhèn)郵路。投遞員葛軍在這條郵路上已經(jīng)穿行14年。這些年,他與沙塵暴賽跑,與風霜雪雨抗爭,與高海拔較勁,為沿線官兵和沿途牧民投遞信函數(shù)萬封。
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爾木市的唐古拉山鎮(zhèn)是青海省的南大門,也是距離格爾木市最遠的一個鄉(xiāng)鎮(zhèn)。這里有條特殊的郵路,叫“鴻雁天路”,經(jīng)過昆侖山口、五道梁、可可西里等讓人望而生畏的“生命禁區(qū)”,是全世界海拔最高、距離最長的鄉(xiāng)鎮(zhèn)郵路。
中國郵政集團格爾木市分公司投遞員葛軍在這條郵路上已經(jīng)穿行14年。這些年,他與沙塵暴賽跑,與風霜雪雨抗爭,與高海拔較勁,為沿線官兵和沿途牧民投遞信函數(shù)萬封。
葛軍(圖片來源:人民網(wǎng))
葛軍出生于格爾木一個“鴻雁”世家,從曾祖父到他的父親,家里已有三代郵政人,他也跟著見證了中國現(xiàn)代郵政的誕生和發(fā)展。18歲那年,葛軍參軍入伍成為一名機械修理兵。退役后,他考上青海郵政學校,同年加入中國共產(chǎn)黨。畢業(yè)后,葛軍被分配到海北藏族自治州祁連縣的郵政局,成為家中第四代郵政人,干過投遞員,坐過營業(yè)廳……那幾年他幾乎做遍了郵政系統(tǒng)的所有工作。
2009年7月,青海郵政開通了格爾木市至唐古拉山鎮(zhèn)的郵路。這條郵路地處青藏高原,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,年平均氣溫零下六攝氏度、含氧量僅為海平面的43%,途中要翻越海拔4767米的昆侖山口和5010米的風火山口,穿越令人生畏的“生命禁區(qū)”可可西里,工作條件十分惡劣。2010年,這條郵路上的首位投遞員由于身體原因離開了崗位?!皢挝粵]幾個大車司機,我是黨員,我不上誰上?”葛軍主動申請,接過了這個重擔,一跑就是14年。
葛軍為“鴻雁天路”沿線牧民捎帶物資。(圖片來源:人民網(wǎng))
“一般來說,每周一次,周三出發(fā),往返兩天,全程只有一人。有的郵件交接點離青藏公路較遠,還得開車在戈壁灘上多走一段路,來回行程接近900公里,一年能跑5萬公里?!备疖娊榻B說,“郵路剛開通的時候,只有我一個人。一個人一輛車,除了要面對高寒缺氧的惡劣氣候,還要面對各種困難下的孤立無援,以及前路上無邊的孤寂。”由于郵路海拔高,一年內(nèi)大部分開車時間都會與沙塵暴相伴,郵車行進不久便會被刷上一層厚厚的塵土,與漫天黃沙融為一體。每次從這條郵路歸來,葛軍都是一副灰頭土臉。但惡劣的氣候和危險的處境不僅沒能阻擋葛軍前進的車輪,反而練就了他果斷處理險情的意志和本領(lǐng),而這也是他總能出色地完成郵運任務的秘訣。
2010年8月,葛軍駕駛郵車行至西大灘時突遇暴雨,山洪傾瀉而下,瞬間淹沒了郵車輪胎,眼看就要漫入車廂。他立即推開門跳下車,剛一落地,齊膝的洪水夾雜著石塊砸在腿腳上,他強忍著疼痛和冰冷刺骨的泥水,扒著車身繞到車尾,迅速從車廂中拿出一條防水編織袋將全部郵件裝了進去,才沒讓郵件被水浸濕。而此時的他,早已全身濕透、精疲力竭,最終在路過貨車司機的幫助下才得以脫困。等他到達唐古拉山鎮(zhèn)時已是深夜,信件還等待他的送出。
一個大雪的冬日,一位藏族母親一歲的孩子突患感冒并持續(xù)高燒陷入昏迷。她憂心如焚地在寒風凜冽的公路旁等了近半天也沒能攔到車,后來輾轉(zhuǎn)聯(lián)系上葛軍,他毫不猶豫將母子倆連夜送到格爾木市醫(yī)院進行搶救。孩子得救了,他卻在肆虐的大雪中行進了十幾個小時,去完成被耽擱的工作……類似的險情、類似的求助對葛軍來說已成為家常便飯,數(shù)不勝數(shù)。
“其實我自己在這條郵路上收獲得更多?!卑褳槿嗣穹兆鳛槿松鷬^斗目標的葛軍,就這樣一直用自己的熱心腸幫助著他在路上遇見的每一個人。
葛軍說:“選擇了這份工作,我就要一直堅持下去,用我們高原郵政人的實際行動,把生命和全部精力都貢獻給雪域高原,貢獻給‘鴻雁天路’,貢獻給我最熱愛的郵政事業(yè)!”
(綜合自中國文明網(wǎng)、人民網(wǎng)、青海新聞網(wǎng)等相關(guān)報道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