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西寧到玉樹的高原郵路,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,要翻越10余座山,沿途高山河流縱橫、地質(zhì)條件復(fù)雜、氣候惡劣多變,是一條名副其實的“天路”。這條路,楊全忠一跑就是27年。
今年52歲的楊全忠,是中國郵政集團公司青海省西寧郵區(qū)中心局的一名郵車駕駛員。從西寧到玉樹的高原郵路,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,要翻越10余座山,沿途高山河流縱橫、地質(zhì)條件復(fù)雜、氣候惡劣多變,是一條名副其實的“天路”。這條路,楊全忠一跑就是27年。
楊全忠 圖片來源:中國郵政網(wǎng)
1996年,楊全忠進入郵政企業(yè),成為一名長途郵車駕駛員,主要負責西寧至玉樹、西寧至果洛州班瑪縣的郵運任務(wù),每天有10個小時的時間都是行駛在郵路上。
青海牧區(qū)常年氣溫較低,每逢春雪路阻,駕駛員都得一鐵鍬一鐵鍬地挖出一條路?!皠傞_始不太熟悉路,好幾次都滑到了溝里,從一個六七米長的大冰坎掉到另一個大冰坎上,這樣的冰坎路面會延續(xù)四五百米,然后前面還會繼續(xù)有冰坎,而旁邊就是懸崖?!睏钊艺f,“那個時候從西寧到玉樹往返要1920公里,來回要走上整整七天;從西寧到果洛更是要翻11座海拔4500米以上的山,這里地廣人稀,路上除了來往西寧的班車和郵車外,很少會有其他車輛?!?nbsp;
1998年年底,青海省大雪封山,楊全忠執(zhí)行從西寧到班瑪縣的郵運任務(wù)?!把┫碌锰貏e大,原本規(guī)定兩天的行程,結(jié)果走了四天。沿途的積雪已經(jīng)堆到車輪過半的位置,好些地方已經(jīng)看不見路基了,當時只能一人開車,另一個人在車前拿鐵锨探路。有時候需要兩個人一起鏟雪鏟四、五公里以上,才能把車開出去?!?/p>
行駛在郵路上的楊全忠。圖片來源:中新網(wǎng)
就這樣,楊全忠在雪域高原上累計安全行車220余萬公里,將數(shù)不清的郵件送往高原深處的家家戶戶。“我連每條郵路上哪里有個坑、有個洼都記得,翻山過去有什么樣的彎,彎道過去又有什么樣的坑,這些我都記得清清楚楚?!?/p>
“最早的時候,郵件種類比較單一,只有包裹和信件,其中大部分來自部隊官兵、援青人員的親屬,還有愛心人士為當?shù)貙W(xué)校和貧困家庭寄來的愛心包裹。”在楊全忠看來,自己奮力運送的,不是普普通通的郵件,而是人與人之間最深的牽掛。楊全忠說,這些充滿愛心的信件往來從未中斷過。正是郵件中包含的思念與牽掛,讓楊全忠格外珍視。每次,他都會仔細檢查郵件的包裝和面單,確保每一個包裹都能被準確完好地送到收件人手中。
大雪中,楊全忠正在拆裝郵車的防滑鏈條。圖片來源:中新網(wǎng)
隨著時代的發(fā)展,天塹變通途,西寧至玉樹的郵路從七天縮短到了三天。但對于楊全忠來說,近三十年的郵政生涯,也讓自己與當?shù)氐哪羺^(qū)群眾結(jié)下了深厚友誼。在楊全忠的牽線搭橋下,一些牧民群眾與沿途郵政網(wǎng)點建立了電商聯(lián)系,藏鄉(xiāng)的牦牛肉、冬蟲夏草等土特產(chǎn)開始賣到全國各地,牧民們的錢袋子也逐漸鼓起來。
多年來,與風(fēng)雪為伴、與泥沙為伍的楊全忠見證了青海道路建設(shè)的巨大變化,也獲得了“全國勞動模范”“第十五屆全國職工職業(yè)道德建設(shè)先進個人”“全國十大最美貨車司機”等多項榮譽稱號。對于自己獲得過的榮譽,已是天命之年的楊全忠看得很淡。他欣喜于開往“天邊”的車輪跑得更快,更欣慰于每個鄉(xiāng)親收到包裹時的幸福笑臉。如今,年過半百的他依然馳騁在這條千里“幸福路”上……
(綜合中新網(wǎng)、中青網(wǎng)、中國郵政網(wǎng)等相關(guān)報道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