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月天在线精品电影|国产一级a视频在线永久观看|精品亚洲aⅴ一区二区三区|国产小视频孩交

  • <td id="0qh0r"></td>
    <center id="0qh0r"></center>

    “彈到人們都接受,都欣賞,都佩服”!他用近70年帶領古琴走向世界

    作者|王寧
    • 故事人物
      • 李祥霆
    • 故事地點
      • 中國
    • 故事年代
      • 現(xiàn)代
    • 故事來源
      • 央視新聞
    • 發(fā)表時間
      • 2023-10-11

    與琴為伴將近70年,以純粹的熱愛與堅持來詮釋“琴心”二字,為了讓古琴真正走進百姓家中,為了讓世界都能看到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,李祥霆從未懈怠一分一毫。

    他是中央音樂學院教授,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(chǎn)(古琴藝術)代表性傳承人。他與古琴為伴近70年,進行古琴改革與傳播,讓古琴走入百姓家中、走向世界。

    他是李祥霆,讓我們靜靜聽他講述畢生致力于古琴藝術推廣和傳播的故事。

    01

    從親手制琴到拜師名門

    他是當年央音古琴專業(yè)唯一的學生

    15歲那年,李祥霆第一次從收音機里聽到古琴聲,那是半曲《關山月》,也正是這次機緣巧合,讓古琴走進了李祥霆的內(nèi)心。

    然而即便跑遍了家鄉(xiāng),他也沒能找到一把古琴。憑借著對民族樂器和弦樂的了解,李祥霆用舊木板和二胡的琴弦,自己動手做了一把古琴,并用它彈奏出了《關山月》。

    帶著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勁頭,李祥霆寫信給當時著名的古琴家查阜西先生,希望能求得一些古琴資料。

    1956年,李祥霆收到回信,恰逢新中國第一個民族器樂系在中央音樂學院正式成立不久,查阜西擔任首位系主任。這位古琴大師被李祥霆自己動手做琴的故事所感動,決定親自教他,并贈予他“李泠秋”的別名。

    1957年的暑假,17歲的李祥霆踏上了開往北京的火車。經(jīng)過一個暑假的學習,李祥霆不但學會了古琴譜,而且可以彈奏五首琴曲。臨走前,查阜西老先生送給他一張清代古琴。

    1958年,高中畢業(yè)的李祥霆被中央音樂學院古琴專業(yè)錄取。據(jù)悉,他是當年中央音樂學院古琴專業(yè)唯一的學生。當時,古琴可以說是“曲高和寡”的冷門樂器,學習古琴的他也與周遭的一切顯得格格不入?!爱敃r沒有人理我,大家說這是老古董。我認為古琴應該變成一個社會重要的文化,我要把古琴彈到人們都接受,都欣賞,都佩服?!?/p>

    02

    看到古琴不受重視

    他決心在傳統(tǒng)的基礎上進行革新

    人們對古琴的無視和冷落,絲毫沒有改變李祥霆對古琴的癡迷,在大學專心研習了四年古琴后,他選擇了留校任教。

    1963年,文化部組織中國青年藝術家代表團出訪日本,李祥霆被選定為古琴項目的演奏代表,他意識到,這是古琴走出國門的一次難得的機會。

    在經(jīng)歷了兩次審查和更換曲目的風波后,李祥霆如愿帶著《梅花三弄》隨團赴日本演出,然而演出效果卻不理想,因為沒有擴音、琴桌,人們對古琴也不甚重視、不太歡迎。李祥霆的第一次出國演出遭遇重挫后,為了改變古琴不受歡迎的現(xiàn)狀,李祥霆開始和老師吳景略一起,在繼承傳統(tǒng)的基礎上對古琴進行革新?!皞鹘y(tǒng)的要彈好,還要有新的。”

    03

    進行改革三部曲

    他將一千多年前的古曲復原

    古琴改革第一步,解決古琴音量小的問題。李祥霆首先對琴弦進行了改良,不僅解決了古琴音量小、噪音大的問題,還在保證音色不變的情況下,降低了成本價格,讓更多的人能買得起古琴。

    古琴改革第二步,對經(jīng)典古琴曲樂譜進行“打譜”。李祥霆介紹,古琴中的“打譜”,是指將古代遺存下來的古琴譜,在節(jié)奏、律調、韻味等方面進行有依據(jù)的試奏,并將它轉換成簡譜、五線譜等。

    為了能夠讓千年古曲《幽蘭》重新奏響,李祥霆決定對《幽蘭》進行打譜?!啊队奶m》是非常難的,我把它的樂句、樂段、內(nèi)容弄清楚了以后重新組織旋律。”

    古琴改革第三步,結合時代進行古琴的新曲創(chuàng)作。在創(chuàng)作《三峽船歌》過程中,李祥霆借鑒了古箏、琵琶、獨塔爾等弦樂的演奏方式,創(chuàng)造了古琴演奏中從來沒用過的新指法。為了給樂曲注入真情實感,他特地到四川親身感受了一下三峽航行,完成了《三峽船歌》的最終定稿。

    1992年,李祥霆帶著《三峽船歌》在法國巴黎拉維拉劇院舉辦獨奏音樂會,這也是《三峽船歌》首次走出國門?!耙魳窌幸磺Ф嗳耍F(xiàn)場掌聲如雨。我心里還想,原來這個曲子還有這樣的力量?!?/p>

    04

    出書、教學、辦演奏會……

    在他的影響下越來越多的人愛上古琴

    在國外演出成功,讓李祥霆意識到推廣和傳播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的時機已到。于是,他開始參加古琴研討會,參加各種電視節(jié)目的錄制,拍攝教學視頻,還出版了書籍,發(fā)行了30多張唱片和專輯。

    在李祥霆等人的努力下,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學習古琴。2003年,聯(lián)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古琴藝術列入“人類口頭與非物質文化遺產(chǎn)代表作”世界名錄。

    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,他在十幾個國家舉辦了50多場演奏會,只為讓越來越多的人能認識古琴、學習古琴。

    讓一直致力于古琴藝術的推廣和傳播的李祥霆欣慰的是,他曾經(jīng)教過的500多名學生,腳步已經(jīng)遍布全球各地,他們正在借助古琴這個橋梁向世界展示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。

    如今,李老的年紀越來越大,耳朵也沒有從前聽得那么清楚。他把傳承古琴的任務,交到了女兒李蓬蓬的手中。李蓬蓬表示,希望自己能和父親一樣,把傳播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作為自己一生的事業(yè)。

    李老與琴為伴將近70年,以純粹的熱愛與堅持來詮釋“琴心”二字,為了讓古琴真正走進百姓家中,為了讓世界都能看到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,李祥霆從未懈怠一分一毫。

    收藏
    喜歡|